10月8日晚,随着主火炬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缓缓熄灭,第19届亚洲运动会正式落下帷幕,在过去的28圈16天里,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名运动员齐聚杭州,为世界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体育盛宴,中国体育代表团以383枚奖牌(201金、111银、71铜)的骄人战绩,刷新了亚运会参赛史上的最佳成绩,展现了亚洲体育强国的风采。
开幕式惊艳世界 科技与人文完美融合
9月23日晚,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通过数字技术与人文艺术的创新结合,向世界呈现了一场极具江南特色的视觉盛宴,开幕式上,数字火炬手“弄潮儿”与现场火炬手共同点燃主火炬的瞬间,成为亚运会历史上的经典画面,这场开幕式不仅展现了杭州作为数字经济之都的科技实力,更传递了亚洲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
中国军团表现亮眼 多个项目实现突破
在本届亚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传统优势项目上继续保持统治力,游泳队以28枚金牌的成绩领跑泳池,张雨霏、覃海洋等名将多次站上最高领奖台,乒乓球队包揽全部7枚金牌,展现了“国球”的绝对实力,跳水队延续“梦之队”传统,收获全部10枚金牌。
更令人欣喜的是,中国队在部分新兴项目上取得重大突破,电子竞技作为正式比赛项目首次亮相亚运会,中国队夺得《王者荣耀》和《梦三国2》两枚金牌,霹雳舞项目也首次进入亚运会,中国选手刘清漪摘得女子组金牌,为巴黎奥运会积累了宝贵经验。
田径赛场同样捷报频传,男子4x100米接力队以38秒29的成绩夺冠,展现了短跑项目的进步,女子链球名将王峥以71米53的成绩卫冕成功,巩立姣则实现了女子铅球项目的亚运会三连冠。
亚洲体育格局变化 多国表现抢眼
本届亚运会见证了亚洲体育格局的新变化,日本代表团以52枚金牌位列第二,游泳名将池江璃花子在战胜白血病后重返赛场并夺金的故事感动了无数观众,韩国队以42枚金牌排名第三,在射箭、击剑等项目上表现突出。
印度代表团以28枚金牌创下历史最佳战绩,特别是在田径、射击等项目上进步显著,泰国、乌兹别克斯坦等代表团也在各自优势项目上有所斩获,展现了亚洲体育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全民共享亚运红利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作为东道主,杭州通过举办亚运会实现了城市能级的全面提升,56个竞赛场馆中,仅有12个为新建,其余均为改建或临建,充分体现了节俭办赛的理念,赛事期间,杭州的公共交通、市容环境、志愿服务等方面都获得了各方赞誉。
亚运会的举办还带动了全民健身热潮,据统计,亚运期间杭州各类体育场馆接待市民数量同比增长40%以上,“看亚运、动起来”成为城市新时尚,多个竞赛场馆在赛后将向公众开放,让市民持续享受亚运红利。
文化交融促进友谊 志愿者展现青春风采
亚运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文化交流的平台,运动员村里设置的“文化小屋”让各国选手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的魅力,赛场内外,运动员之间的友好互动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76万名赛会志愿者“小青荷”以专业的服务和热情的微笑,赢得了各方好评,他28圈网页版们用青春和汗水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成为杭州最好的城市名片。
科技赋能智慧亚运 创新成果令人瞩目
本届亚运会被称为“最智能”的一届亚运会,从自动驾驶巴士到智能安检系统,从云上转播到数字火炬手,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为参赛者和观众带来了全新体验,亚运村推出的“云上亚运村”数字化平台,为运动员提供了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在赛事保障方面,杭州运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了“亚运数字驾驶舱”,实现对交通、气象、电力等各领域的实时监测和智能调度,确保了赛事平稳运行。
后亚运时代开启 遗产利用备受关注
随着亚运会闭幕,如何用好亚运遗产成为新的课题,杭州市政府表示,将积极推进亚运场馆赛后利用,通过举办高水平赛事、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发展体育产业等方式,让亚运红利持续释放。
部分场馆将转型为青少年体育培训基地,助力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一些新建基础设施也将继续服务城市发展,如亚运村将转化为人才公寓和创新创业园区。
亚奥理事会代理主席辛格在闭幕式上高度评价了杭州亚运会的组织工作,称这是一届“精彩绝伦”的体育盛会,第20届亚运会将于2026年在日本名古屋举行,亚洲体育将开启新的篇章。
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中国举办国际大型赛事的能力,更为促进亚洲体育事业发展、增进亚洲人民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场体育盛会将作为亚洲团结合作的典范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