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埃塞俄比亚选手刷新赛会纪录

2024年10月20日清晨,随着发令枪的一声脆响,第42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在天安门广场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跑者齐聚一堂,在秋高气爽的北京街头展开了一场速度与耐力的较量,经过激烈角逐,埃塞俄比亚选手塔德塞·莱盖塞(Tadese Legese)以2小时04分32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并刷新了赛会纪录,女子组方面,肯尼亚选手佩雷斯·杰普契奇尔(Peres Jepchirchir)以2小时18分45秒的成绩摘得桂冠。

赛事盛况:万人齐跑,点燃城市激情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马拉松赛事之一,北京国际马拉松今年再度升级,赛道延续了经典的“中轴线”路线,从天安门广场出发,途经西长安街、昆玉河、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最终抵达终点奥林匹克中心区,沿途的银杏叶金黄灿烂,与跑者的矫健身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动感的城市画卷。

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埃塞俄比亚选手刷新赛会纪录

赛事组委会透露,今年报名人数突破16万,最终通过抽签选出3万名参赛者,其中包括200余名国际顶尖职业选手,为保障赛事安全,组委会联合公安、医疗、志愿者等团队,设置了25个补给站、15个医疗点,并首次启用无人机实时监控赛道情况,北京市市长在开幕式上表示:“马拉松不仅是28圈体育竞技,更是28圈网页版城市文化与市民精神的展示窗口。”

男子组:埃塞俄比亚名将破纪录夺冠

男子组的争夺异常激烈,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塔德塞·莱盖塞从起跑阶段便占据第一集团,半程用时1小时02分15秒,展现出极强的节奏控制能力,进入后半程,他与肯尼亚选手基普乔格(Eliud Kipchoge)展开拉锯战,最终在40公里处加速甩开对手,以2小时04分32秒冲线,将原赛会纪录(2小时07分16秒)大幅提升近3分钟。

“北京的氛围太棒了,观众的热情给了我力量。”莱盖塞赛后激动地说,这位29岁的选手曾在2023年柏林马拉松跑出2小时03分48秒的个人最好成绩,此次夺冠进一步巩固了他作为长跑新星的地位,卫冕冠军基普乔格以2小时05分11秒获得亚军,坦桑尼亚选手加布里埃尔·盖伊(Gabriel Geay)位列第三。

女子组:肯尼亚名将卫冕成功

女子组比赛中,东京奥运会冠军佩雷斯·杰普契奇尔展现了强大的统治力,尽管赛前被埃塞俄比亚选手亚沙内·阿贝拉(Yasane Abera)紧咬不放,但她在35公里后突然提速,最终以2小时18分45秒的成绩成功卫冕,这一成绩也创造了北京马拉松女子组历史第二快纪录,阿贝拉和另一名埃塞俄比亚选手西费恩·特费里(Sifan Tefere)分获二、三名。

杰普契奇尔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赛道坡度比想象中更具挑战性,但观众的热情让我忘记了疲劳。”她还特别提到,中国选手李芷萱以2小时26分33秒的成绩获得第四名,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亚洲选手的进步令人印象深刻”。

中国选手表现亮眼,大众跑者彰显体育精神

本届赛事中,中国选手的表现可圈可点,除李芷萱外,男子组选手杨绍辉以2小时09分12秒排名第八,成为首位闯入北马前十的中国男选手,业余跑者方面,76岁的张建国以5小时23分完成全程马拉松,成为本届赛事最年长完赛者。“跑步让我年轻,只要还能动,我就会一直跑下去。”他笑着说。

赛事还设有亲子跑、环保跑等特色项目,吸引近5000家庭参与,组委会特别强调绿色办赛理念,所有补给站采用可降解材料,完赛奖牌由回收金属制成,北京市体育局局长表示:“我们希望通过马拉松推广健康生活,同时传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马拉松经济升温,带动城市活力

据初步统计,本届赛事为北京带来直接经济收益超5亿元,包括酒店、餐饮、旅游等周边产业,王府井、三里屯等商圈推出“马拉松折扣周”,部分商家营业额同比增长40%,赛事通过全球直播覆盖150余个国家和地区,进一步提升了北京的国际影响力。

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埃塞俄比亚选手刷新赛会纪录

国际田联官员评价道:“北京马拉松的组织水平堪称世界一流,它已成为亚洲马拉松的标杆赛事。”据悉,2025年赛事将首次增设轮椅马拉松组别,进一步体现包容性。

标签:

返回顶部